- 肝癌干细胞的特性
- 点击次数:1034 更新时间:2016-02-03
从肝癌干细胞的zui初报道以来,针对其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者热点关注的领域,相关的报道也逐渐增多。
1.高致瘤性 事实上,致瘤性是zui令人关心的问题,通常实验采取将肿瘤细胞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来验证不同细胞群的致瘤性。一般情况下成瘤实验需要大于10的肿瘤细胞才能致瘤,而极少量富集的肿瘤干细胞就能在小鼠体内成瘤。因此,肿瘤干细胞有时亦可称为“肿瘤起始细胞(tumorinitiatingcels)”。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个研究小组的对成瘤所需细胞数的报道并非*一致,Huh7和PLC/PRF/5的SP细胞只需 10细胞数即可成瘤,Huh7和 PLC8024细胞系中的CD13+细胞需要 5000细胞成瘤,而 MHCC-97L和 PLC细胞系中250个CD90+细胞便足以成瘤。其中可能有不同实验因素的影响,据报道细胞分选和瘤细胞移植实验的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相当大。
2.未成熟细胞表型和多向分化潜能 据报道在CD13+的Huh7等肝癌细胞中,与干细胞相关的一些基因如Oct3/4,BMI,SMO,Notch等其表达均上调。另外,在Huh7和PLC/PRF/5细胞系中SP细胞群富集了 AFP+CK19+的肝前体细胞表型的细胞,并逐渐分化出肝系(AFP+CK19-)和胆系(AFP-CK19+)表型的细胞。
3.侵袭和转移特性 多个研究都发现这些“肝癌干细胞”高表达CK19,而CK19和肿瘤转移的关系密切。Haraguchi等报道在体外的tr-answel试验中,Huh7细胞系的SP细胞比非 SP细胞显示更强的侵袭力。更有力的证据来自CD90+肝癌细胞的体内成瘤实验,结果提示CD90+的MHCC-97L细胞具有更高的肺转移率,而且在转移结节中CD90阳性的细胞比例要高于原位移植的肿瘤。
4.耐药性 肿瘤干细胞能以多种方式产生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可能的机制包括药物靶标的突变,抗凋亡能力和药物外排能力增强。其中药物外排能力由ABC转运蛋白介导,也是SP细胞的特性,而同时具有高致瘤性和耐药性的SP细胞可能正是肝癌耐药细胞的源头。另外Ma等发现CD13+的肝癌细胞的耐药能力高于CD13-细胞,而这种耐药性可能是有Akt信号通路在CD13+细胞内的激活而提高抗凋亡能力而介导的。